目前我國經濟處于下行周期當中,政府也不會有大規模的“鐵公基”項目投資去拉動經濟,房地產市場泡沫也在今年走到盡頭,下游對于鋼材需求必然疲軟,因此鋼市也是跌跌不休,不斷刷新低價,鋼廠也從去年的贏利變為今年一季度總體虧損,在此大背景下,要鋼廠去接受焦炭漲價無疑是難度較大的。其次,焦化行業自身產能過剩情況依然嚴重,焦化聯盟也難以統一各家企業經營情況,本輪行情稍見好轉,焦企為降低成本,就普遍提高開工率,因而將下游新增的少量需求瞬間吞沒,使得焦企與鋼廠之間幾無議價能力,這進一步壓制了焦炭上漲的可能性。從源頭上看,無縫管市場之所以一直在走下坡路還是源于產能過剩問題。5月18日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了解到的一組數據顯示:我國鋼鐵產能利用率在76%以下,過剩產能在1.8億~2.4億噸,今年我國的預期目標是要淘汰落后鋼鐵能力2700萬噸。由此可見,現在我國的鋼鐵產能仍然相當過剩。不過在小編看來,雖然現階段鋼價不斷探底,鋼企要擺脫現有的困難還有些阻力,但也不要過分的看空市場,商家應通過市場的現狀客觀冷靜的面對。 我國粗鋼產量持續創新高;再創歷史新高;無縫管需求釋放有限,較低經濟增速及短期內內南方地區多雨水,還將繼續影響下游鋼材需求的釋放,行業供大于求的現狀短期內難有明顯的改觀,還將繼續壓制鋼價的反彈?傊,當前國內經濟運行依然是處于低迷階段,對應中國的宏觀調控而言,是允許經濟增長有一定的下滑,因此國家高層近期也屢次強調不會出臺大規模的刺激措施,也就意味著,短期內鋼材市場期盼政策利好甚至釋放大量鋼材需求的可能性不大。